泉州南音网-曲词考辨

字斟句酌,力求无误



  弦管古乐的“词山曲海”,可供人阅读与唱念的,几乎都留存在纸面上,而且绝大多数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弦友各自抄录的曲簿中。这类曲簿,各具特色,有的写得很工整,有的则很粗疏,尤其是错字别字不少,常见的如元宵作元霄、神祇作神祗、枵饥作饫饥、鹤唳作鹤泪等等。这种错别字,一般都容易识别,或找字典词典查对一下便知究竟,但也有些单字或词句,是不是有错,也常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如一首《送别秋江》,原抄本有句“看许寒山共拾竹笼阮思君无志人”,怎么解读都读不明白,特别是这句中的“拾竹笼”为何意?原来是其中错了两个字,一是竹与得,音同致误,拾竹应是人名拾得。传说中寒山与拾得是两位诗僧怪僧,史上曾有“寒山拾得对问录”劝人忍耐的流传。那么,“拾竹笼”的“拾竹”改为“拾得”为“人名”,而不是“竹笼”,只剩下一个“笼”,在这里它与两个僧人又有何干?经反复琢磨,原来“笼”的正字应当是“笑”字。可能是两个字都是竹头,抄写时错在下半截,则是形近致误。改正后的全句是:“看许寒山共拾得,笑阮思君无志人”,出自明传奇《玉簪记》尼姑陈妙常思念情人潘必正的心声。如此修正,便一目了然。

  另有一首《形影相随》,取材于南宋的朱弁,出塞金国被羁十多年,其妻颜氏独担家事,思念夫君,孝敬婆婆,被称为史上“好媳妇”的典范。曲中有一句“形影相随君身去北番,思想伊许处受苦亏,衣裳破损,兼逢着霜雪飘坠。记当初,孟姜女伊是单身姿娘,去在许千里路途中,亦曾亲送寒衣。思乡无托,空慕了欧阳夫人获画教,负了孟母断了机。……”对其中的“空慕了欧阳夫人获画教”,一读便感到这句也很费解,可能有错别字,尤其是关键词“获”字值得怀疑。于是找其他曲簿来校勘,但查证结果,包括泉州旅居台湾的弦管先生张再兴编印的《台湾南管选集》,和菲律宾吴明辉先生的编印的《南音锦曲选集》,竟然也是如此写,“获”字就是“获”字,白纸黑字,一点不差。在无可奈何之中,忽然想到曲词中的“欧阳夫人”,也许与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关,随即从《唐宋八大家全集》中,翻查“欧阳修年谱”,终于找出一段记载:欧阳修早年丧父家贫,买不起纸笔,其母用荻代笔,教儿子画地写字。看了这段文字,才明白果然是“获”字有误,原文是“荻”字,荻即芦苇。用芦苇秆茎代笔教子画地写字,教子有方,千古佳话。一字之正,全篇皆活。

  以上两例,说明在弦管文化的传承中,对曲词文字加以字斟句酌,细细推敲,尽可能避免以讹传讹,也不负古人原作善于用典之功。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