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大事记

3

十二月

《清刻本文焕堂指谱》和《袖珍写本道光指谱》的发现与出版

《清刻本文焕堂指谱》和《袖珍写本道本指谱》两部古谱的发现并及时出版,为南音申报“人类非遗”的成功作出直接贡献。

  南音曲谱中有一种叫 “指谱”,是弦先贤将散曲按不同门类编成套,用以“和指”,即只弹奏乐谱而不唱曲词;另一部分则纯粹是器乐曲,共有48套。这种“指谱”,历来被认为是南音传承中的“教科书”,坊间有多种版本,但不知祖本何在。据传清中叶有一部木刻刊行的《文焕堂指谱》,但始终不见踪影。

  意外的是,一套四卷本的《文焕堂指谱》,悄悄出现在台南临安路玉市上。而更为有幸的是,成功大学的胡红波教授发现了它,便高价买下,并与同事施炳华教授分享。笔者从施教授的一篇文章中得悉这个信息,随即打电话与他联络,请他征询胡教授的意见,可否合作重版。胡教授慨然应允,表示乐意“公诸社会,奉献社会”!对此,我等深受鼓舞,深表钦佩。至於重版作业,首先的问题是原件纸质陈腐,连复印都有困难,胡教授只好逐页拍照,制作成册,以作底本。怎样刊印,也成问题,木雕、石版,都已过时;工乂谱铅字排印,也无先例。施教授认为采用电脑技术编排,最为理想。但泉州电脑编排工乂谱的开创者之一吴世忠,惜已英年早逝;电脑教师李文胜只好和爱人负责录入编排。经过一年多来的无数个日日夜夜,这部辨识难度甚大的古谱,终于全部录入电脑,打印出来。经请泉州南音行家反复细校审定,才交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它的特殊价值,自然成为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历史凭证。

  2005年夏,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得知一部手抄于清道光卄六年(1846)的、页面相当于一张普通名片的四小本本,装在一个浮雕“琵琶指南”的红木盒中的指谱,为石狮市玉湖老弦友吴抱负所收藏,经多次协商,然后扫描放大校注,以《袖珍写本道本指谱》为名,于当年年底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专家田青和台湾吕锤宽教授分别为之作序,对这部世上独一无二的微型曲谱的文化意义,作了高度评介。

  这两部古谱的发现并及时出版,为南音申报“人类非遗”的成功作出直接贡献。

  从此,弦管学术界研究指谱,无不以《清刻本文焕堂指谱》和《袖珍写本道本指谱》为依据。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