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研讨文章

中国南音年与刘德海



  在新世纪之初,中国音乐学院提出了以每年整理、学习和掌握一个民间乐种为主要内容的“行动计划”,要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整理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建立资料数据库,作为办学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这个明智之举、远大目标,得到各方面热烈反响。

  于是,中国音乐学院的第一个目标,首先举办“2002潮州音乐年”,一台潮州音乐会,终于在2002年10月31日在北京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在保利剧场与观众见面,取得成功,引起巨大反响。

  恰好在这之前几天,泉州南音乐团赴京参加演唱,18年前曾派一批师生到泉州南音乐团采风学习的中国音乐学院闻讯后,旧缘重续,随即邀请乐团到该院作专场演出,第二天还邀请在京的音乐家和学者举行了座谈会。就在这个会上,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大师刘德海教授,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宣布,决定举办“2003中国泉州南音年”。

我被南音感动了

  刘德海教授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造诣是举世公认的,他毕生从事演奏和教学工作。对于泉州的南音,他是第一次面对面的听到、看到。他立即被这种古老优秀的音乐所震撼,他激动地对着采访的媒体说:南音保持千年优秀的品格,不受污染,是绿色音乐,是绿色文化,是我们中国音乐的根,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当谒尽全力去保护它、发扬它!

  过后二三个月,他一有时间,就在家里聆听南音唱片唱带。他感受南音,琢磨南音,跟着南音的旋律哼唱。他深情地说:我听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唯独听了南音,却被感动得流泪了。尽管南音的曲词是用泉州方言唱的,很难听得懂,但纯音乐的感染力使你不由地受感动了……

  正月初八,刘德海教授就与五位同事飞抵泉州,开始了他的泉州南音采风之行。

独特的人文环境

  刘教授一行采风的第一天,首先在市区明伦堂西厢,听了泉州南音乐团老中青三代演奏员的曲目,而后与大家交谈,他认为南音是一个古老的大乐种,如果把它归属于曲艺,那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南音作为一个古老乐种的定位,是肯定无疑的。当在座的人士谈及历史上古老的音乐能够有幸在某个地方生存下来,这个地方必定有它特定的人文环境,才能赖于它的生存和传衍。潮州音乐之所以叫“潮州音乐”而不叫广东音乐,因为潮州有它的特定人文因素,才有这种富有地域色彩的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同理,泉州南音之所以不叫福建南音,因为南音只能用泉州方言演唱,福州、莆田都没有南音,福州话、莆田话也不能唱南音。地域声腔决定了乐种的属性。刘德海大师和戴嘉枋副院长都赞同这个观点,认为以“2003中国泉州南音年”命名,就是出于这个考虑。

  晚饭后,刘教授和他的夫人从华侨大厦出来,听到铜佛寺西侧传出弦管声声,就穿过马路,进入帐房就坐,兴致勃勃地听完一曲,鼓掌道谢以后才告辞。第二天、第三天晚上车子路过这里,他都特别留心这个景观,一再赞赏这些在车水马龙喧闹声中坚持南音演唱的弦友和热诚的听众。

要长寿,唱南音!

  初十、十一两天,刘德海教授一行连续走访了晋江深沪沪江南音社、石狮职工南音社、东石南音社、安海雅颂南音社,南安四都小学、南安南音协会、安溪南音协会,会见众弦友和当地的领导干部,聆听男女老少不同风格的演唱演奏,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令刘教授一行一直处于亢奋之中,用他们的话说,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古老的音乐保存在民间中,才会有如此的鲜活!”

  在深沪,这个三百七十年历史的南音社,第一位执拍而歌的是一位八十三高龄的老先生。刘教授对他肃然起敬,由衷地为他鼓掌。然而,山外有山,在东石,首先为刘教授一行而歌唱的,竟是一个九十五高龄的蔡尤琴先生。他八岁起学南音,终生与弦管为伴,于今唱起《行到凉亭》,依然一气呵成,到撩到拍,令人称奇。接着由旅港回乡过年的苏清法先生演唱名曲《羡君瑞》。他为名师传授,执拍的姿势独特,有如“关公看书”,端庄昂然,尽情而歌,声情并茂。南音中的阳刚之美表现得淋漓酣畅。刘大师一行对他赞不绝口,说这是他构想中想听到的。苏清法对刘先生说,他十几岁学南音,几十年来为谋生奔波,现在年近花甲,近来又比较劳累,嗓音只能表现六成。苏先生对南音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他说,南音的曲词多数是恨与怨。但怨恨依然是为了爱,因此在运气吐音上要善于掌握和体现,才能恰到好处的表达曲子的内涵。刘教授一行对他的演唱和他对南音的理解大加称赞。当他们看到墙上有一张旧照片,摄于清宣统元年,画面中“四管全”和一位执拍者,全是男性。由此证实了弦管天地中,女性的参与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有的,而在这之前,甚至整个清代,南音只是男性的天下,弦管圣地是不允许妇女进入的(《明刊三种》的插图,表现弦管中人却全是女性)。因此,弦管中的古老传统,可能都在男性身上。刘教授的这个见解,在石狮、安海、南安、安溪,都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在安海,上台演奏的都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安溪,出任南音社副社长的老干局副局长的许如忠,竟然唱起名曲“中滚十三腔”的《山险峻》,气息足,嗓音亮。南音中的男性阳刚之美又一次得到充分体现。刘教授听随即起立鼓掌叫好。

  刘教授此行的感受南音,形成一个概念是,南音除了有女性的柔美清丽的同时,更重要有男性的阳刚之美。南音有千年不绝的生命力,也给人予生命力。他和他的同事开心地说,如果把九十五岁的老先生请去在北京舞台演唱南音,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观众介绍说:要长寿,唱南音!

四个热心育新人

  令刘教授惊叹和激动的,不但是高龄人唱南音,而且有大量的低龄人唱南音。在深沪,在老人领头演唱之后,便都是青少年人执拍。十四岁的陈超白一曲《听见雁声悲》,背后同唱的四个“小马夫”,也都是少年儿童。而以“四宝”代替拍板演唱《望明月》的一位少女,还是泉州师院的一年级学生。正是这批稚气纯真的少年人,为沪江这个几百年历史的南音社,预示着灿烂的明天和美好的前景。刘教授亲切地问他们:是你们要学南音,还是家长叫你们来的?他们同声回答:是我们自己兴趣的。

  在南安四都小学,二十多位男女学生,演奏了指谱《汝因势》、大谱《百鸟归巢》,合唱《直入花园》、独唱《鱼沉雁杳》。刘教授一再为他们鼓掌,满怀深情地对他们说:南音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千年音乐瑰宝。你们现在有幸学唱南音,是你们的福分,别地方的学生就没有这个福分。你们校长热心南音,老师热心南音,学生热心南音,海外侨胞热心南音(你们的演出服装都是侨胞捐资制作的),有了这四个热心,你们一定会学出好成绩来。接着刘教授问:你们学了南音将来想做什么?一位女学生响亮回答:想做南音专家!他听后很满意,一再对同伴说,这些孩子太可爱了!

世界的音乐

  在南安市南音协会,在职及退休干部的全面介入,使南音事业更充满活力,让刘教授感受南音又增添新的内涵。刚退休不久的李耀松的一曲《共君断约》,特地赶来接待北京来客的现任的市委副书记洪本地,被邀为之弹拨琵琶伴奏。唱者发自心声,持拍姿势典雅;弹者全神贯注,丝丝入扣。刘教授不禁起立为之鼓掌叫好。接下来由一位南京人唱南音。她叫郭菊兰,是位妇科医生,多年前与大夫调来南安工作。因为住宿在南音协会附近,天天听弦友的演唱,耳濡目染,深感到南音的旋律非常优美,遂走近南音,进入南音。在老师们的悉心指教下,她前后学了三十多首曲子,同时学会弹琵琶、拉二弦。去年还获得南安的二弦演奏奖。她的一曲《听见雁声悲》,咬字吐音都很到位,无人会怀疑她不是泉州人。协会的人介绍,还有一位来自安徽马鞍山的女士,同样成为地道的弦友。刘教授听了赞赏地说:南音不只是闽南人的乡音,而应该是中国人的音乐,世界的音乐。

大撩曲中找宫商

  正月十三日,刘德海一行走访了晋江陈埭民族南音社、晋江市木偶剧团,当晚还去乡下柯厝看泉州市高甲剧团的演出。

  刘德海之所以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想多看多听多问,是他来泉州之前,就拟了一个“2003年《乐府泉州音乐年》采风前期工作备忘录”,作了个周密的计划,其中的“审美活动切入点”,有“抓住代表作品、经典作品”、“关注冷门的被遗落听而有价值的作品”等项。他 到陈埭时,表示希望听听一首“七撩曲”,这种曲子,节奏缓慢,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难唱好听,几乎被“嘴前曲”所淹没而“遗落”了。陈埭南音社不愧是个老资历的弦管团体,在丁水清等四位“四管”高手伴奏下,曾获得泉州多次南音比赛一等奖的陈锦珊,唱了一曲〔山坡羊〕《月照芙蓉》。演奏洞箫的丁世彬说此曲为“曲中之王”,为《明刊三种》所载录。大家一听,果然古朴深沉,旋律优美、内涵丰厚,刘德海不禁跟着哼了起来。曲终之后,他还特地请水清和世彬的琵琶与洞箫再重奏此曲一段谱,当旋律中出现他所要找的一个宫音的时候,他高兴地站起来,指着水清手上琵琶第二线的指位说:就是这个宫音!他说,宫音的若隐若现和商音的美,是这首曲子的灵魂和精华,太美了!

  陈埭之行还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月照芙蓉》的演唱者陈锦珊,刘德海一行异口同声地说,她与刘先生指导下的一位女研究生的长相一模一样,如果她们一人弹琵琶,一人唱南音,无疑是一对孪生姐妹在南音中的“南北对话”!

启 动

  正月十五日,刘德海结束泉州之行,返回北京去参加学院的招生工作,接着要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短短的头尾八天,他从发现南音、亲近南音到走进南音,成为南音的知音。他从倡议举办“2003中国泉州南音年” ,以至于双方合作的协议于正月十二日由院长金铁霖与泉州市副市长洪泽生在泉州签字启动后,始终感到责任重大、压力不少。他认为集南音之美,展示南音大文化的深刻和广泛的内涵,迫切需要双方合作、上下同心、各界出力,以期造就一台无愧于世界音乐瑰宝的南音音乐会。

  在中国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内容之一的“2004中国.泉州南音年----泉州南音专场音乐会”,终于在2004年11月4日晚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盛况空前。刘德海教授与演奏员手拉手拥向台前谢幕时,面对1700名听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沸腾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他发自肺腑、不由自主地喊了出“南音万岁”的口号,让台上台下许多人激动不已。

(本文原载《泉州弦管史话》略有删节)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