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研讨文章

弦管的名称与声腔之一—泉州南音应正名为“弦管”



  泉州南音,原称弦管,又称南曲,流传到厦门,改称为南乐(以后有时亦称南音);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则普遍称为南管、弦管、郎君乐或南乐。南音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却有五个以上不同的名称,不用说圈外人,即使是圈内人,有时也会无所适从。名不正则言不顺,甚至会造成混乱。因此,文化界人士呼吁应当予以正名,以正视听。

  

多名并存的因由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海西文化信息的资料称:“南乐,亦名‘南曲’、‘弦管’、‘南音’,上世纪六十年代,泉州将‘南乐’改名为‘南音’,沿用至今……”这段介绍,显然不准确。一是泉州历来称“南音”为“弦管”,更没有改“南乐”为“南音”记录。

  

“南音”的由来

  那么,“南音”之名从何而来?

  据资料显示,“南音”一词,古代就有,泛指音乐或南方音乐。南音作为一个乐种的名称,是1952年成立“泉州南音研究社”才出现的。当时正处于破旧立新的历史阶段,把“旧弦管”更换个新名号,自然是切合时宜的事,不必考虑那么多。但以后对这个称谓也不太专一,同时又称为“南曲”。1956年,著名诗人蔡其矫先生在故乡聆听了弦管之后,写了一首长诗,以《南曲》为名,发表在当年的《人民文学》月刊上,喜爱弦管的人士互相传抄,脍炙人口。时过50多年,许多人仍然没有忘掉它。所以长期来,称“南曲”似乎比称“南音”更为习惯。即使是福建省1984年元宵泉州南音大会唱印发的《会刊》,“南音”、“南曲”之称仍然并存。其中来自中国音协、曲协和省文联、省音协的贺电,以及会刊的“代序”,都以“南曲”名之。大有会唱名为“南音”,实为“南曲”之概。

  今天看来,称“南音”或“南曲”都不确切。

  中国幅员辽阔,以致许多事物常以南北区分而泛指之。对于民族民间音乐,亦有南曲、北曲之别。《中国音乐词典》(下简称《词典》)称:

      “南曲,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是南宋以来流传于我国

      南方诸省的南戏所用的音乐。南曲一词常被作为南戏或

      戏文的同义语。”

      “北曲,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至于“南音”,《词典》载“南音”条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周代的南方音乐,简称“南”。

      ②先秦已视作古乐的“南音”。

      ③“福建南曲”。

      ④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百多年历史,以清唱为主。

  由此可见,南音、南曲之名古已有之,专指特定年代、特定地域的音乐;而“南音”又在一百多年前已成为广东地方民间曲艺的专名。既然这样,泉州古老的音乐,不必要也不应该与之重名,以免混淆视听。2001年7月中下旬,在南京举行的“海峡两岸中华文化研讨会暨昆曲南管演唱会”期间,扬州评弹界听说泉州南音组团参加,遂组织一个学术研讨会,研讨的主题是扬州评弹传到广东等地以后转化为“南音”的历史与现状。他们以为泉州南音与广东南音是一样的,都是扬州评弹传衍的,很感兴趣,但一看到演出,方知彼此截然不同,只是因为同名“南音”而造成的误会。

  

“南音”原称是弦管

  那么,泉州南音应以何名为好呢?笔者2002年9至10月间,曾在《泉州晚报.海外版》发表[泉州南音(弦管)六题],第一篇的题目就是《泉州南音应正名为“弦管”》。文中指出最浅显的道理,就是对于文化遗产的名目,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

  客观事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泉州许多人对“弦管”一名,都耳熟能详。市区的两个民间团体“回风阁”、“升平奏”,都叫弦管馆阁。而弦管传到境外,尽管叫南管、南乐等名称不一,但大家都知道它的正名是“弦管”。所以菲律宾众多的弦管组织的联合团体,便冠以“菲律宾岷里拉弦管联合会”。

  

弦管之名,由来已久

  唐.杜牧《早春赠军师薛判官》诗,有“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行”之句。这句“弦管开双调”中的“弦管”与“双调”,在《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之一的《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弦管”一词赫然在书名上。而这卷中标称为“双”(今称五空管)与“背双”(今称五空四管)共三十八首,其中的“我只心”、“细思量”、“一纸相思”、“心肝跋碎”、“感谢公主”、“拙时无意”、“盘山过岭”等,都是名曲。这些曲目,尽管没刻工乂谱字和指骨符号,但曲词文字周边的拍号和开拍号,却有序地分布于其间,与当今的曲簿标示的符号完全吻合,而且这些曲目大多数仍存活在弦管中,有相当部分早已为先贤编入“指谱”。

  由此可见,明代这本曲集,从书名到调名,都与唐代音乐有密切关系。所以保存“弦管”与“双调”之名,是重要的历史凭证,切不可轻易丢弃或更改。

  唐贞元八年(公元793年),泉州第一位进士欧阳詹(公元755-800年),多次在泉州东郊的东湖饯客,都有歌舞活动纪实,其中一篇《泉州泛东湖饯裴参和南游序》,有“指方舟以直上,绕长河而屡回,弦管饶拍,出没花柳”之句,这无疑是在泉州市区最早出现的“弦管”一词。

  《德化县志》载:据《东里陈氏宗谱》记载,东里陈氏乃唐末岭南行军总督兼漳州刺史陈元光之后,其七世孙陈汉,淡泊功名,迁至德化县赤水乡东里村定居,其第14世裔孙陈维武(约1606年—1629年)乃“弦管高手”。其后子孙代代相传,成为“弦管家族”,并保存明琵琶和三弦各一把。

  安溪湖头有座旧衙“昌和堂”,是清初康熙的大学士李光地的故居,据说原是一位将军所建,后为李家买下。这座大厝的厅前有一副对联,联文为“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上联说的是这座府第的来历,后者则指的是李光地引荐五位弦友晋京为康熙祝寿演唱的传说。这段“五少芳贤”、“御前清客”的美妙传说,至今虽无法证实,但联文中留下“弦管”两字,应该是前清所刻,决非“现代作品”,可资为证。

  清嘉庆(1796年—1820年)的《晋江县志•风俗志》云:“……有习洞箫、琵琶而节以拍者,益得天地中声,前人不以为乐操土音,而以为御前清客,今俗所传弦管调是也。”修志年代距弦管晋京时约在百年左右,但撰写人对“御前清客”传说,态度模糊,而对洞箫、琵琶和节以拍的“弦管调”则是说对了。

  

“弦管”是古乐的印记

  如果我们要进一步考查“弦管”的来历,不妨把视野放远些。

  198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任所长黄翔鹏先生到泉州参加南音学术座谈会,会后写了一篇《“弦管”题外谈》的文章。他在文中说:“泉州南音它既与历史乐种有着诸种联系,本身又是当代犹存的乐种。”那么,南音“与历史乐种有着诸种联系”,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笔者以为:南音原名“弦管”的称谓,是这种联系的重要印记。紧紧抓住“弦管”这个印记,我们就可以发现“弦管”与中国古代音乐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是硕果仅存的遗响!

  史书记载,汉初刘邦朝宫中就有弦管音乐。戚夫人侍儿贾佩兰称: “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

  魏晋时期,“弦管”一词更常见,而且专指丝竹乐器的。《晋书•.乐志》记载:“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说明当时唱曲由没乐器伴奏到有乐器伴奏。《魏书》则记载:北魏献文皇帝的儿子咸阳王禧因谋反被赐死,宫人作一首歌悼念他。其歌流至江表(指长江以南),“北人在南者……弦管奏之,莫不洒泣……。”这事发生在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距现在1500多年前,江南已有“弦管”,依据歌的旋律与情绪“奏”之,仍然催人泪下。这种音乐有如今天的“指”。

  在唐代,弦管、管弦的词语,更经常出现在文人笔下和社会生活中。《旧唐书》音乐一云:“圣王乃调之以律度,文之以歌颂,荡之以钟石,播之以弦管,然后可以涤精灵,可以祛怨思。”又称:“武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往往被于管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用新作的五言诗谱曲,由管弦乐队伴奏演唱。而李白六十二歲时作的《九日》,还有“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之句。杜牧的“弦管开双调”甚至把乐种及其音调都写入诗中。

  晚唐五代时,泉州可以从弦管中找到与后蜀的密切关系。在后蜀主孟昶和他的花蕊夫人热衷音乐之时出版的《花间集》,有多处以“弦管”、“管弦”描写丝竹音乐的活动。而《十国春秋》记载成都十世纪中叶的社会生活是“弦管诵歌,盈于闾巷”。这种大街小巷都是弦友在唱曲或奏乐的繁盛情境,泉州历史上有个时期也曾经出现过。如原先隐居在仙游的詹敦仁,于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应邀到泉州。曾写下“千家绮罗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渡”的诗句。

  宋代,徽宗(赵佶)被俘后写的一首亡国蒙尘词,也提到弦管。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树玉殿,朝喧弦管,

      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

      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由此可见五代至北宋末,宫廷中一直有弦管笙琶。

  不厌其烦地罗列以上史料,目的在于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就以弦管称呼音乐,距今已有二千多年。但现在,在神州大地,再也找不到弦管的遗迹了。特别是通过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在经国务院批准的一、二批国家级名录1028“非遗”中,竟然找不到一个与弦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民间音乐”品种。只有在第一批榜上的“南音”一项,其背景与实质,是地地道道的“弦管”!而“弦管”在泉州,其名份却被埋没了。

  在这个问题上,台湾吕锤宽教授于上世纪经过十年的田野调查与研究,认为南管最科学的名称,应是泉州弦管。于是他在1986年编撰的一函三本大书,就以《泉州弦管(南管)指谱重编》为名。

  

泉州弦管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泉州弦管,有如“西安鼓乐”、“潮州音乐”一样,是以地域声腔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民间乐种的名称。其中的“泉州”,也不完全是当今行政区域的泉州市,而是历史上的泉州,文化上的泉州。弦管,也不是泉州的独创,而是中国古代的音乐积淀。是古代爱好弦管的泉州人把它保存下来,传承下来下而已。弦管是开放的,向来没有注册要求专利保护,谁爱好弦管、亲近弦管、钻研弦管,谁便拥有弦管,不分国内国外,一视同仁。就像在港、澳、台以至东南亚一带的弦友,其中有些人已经不会说汉语,更不会说泉腔方言,但不妨碍他们喜爱弦管,甚至采用拼音咬字的方法唱曲。与此相反,一些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尤其是一些年青人,熟知不少洋歌手和追捧流行歌星,却不问乡音。非物质文化,任人选择,喜爱它就拥有它。反之亦然,不能强要强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无非是要在该遗产集中地找个可以承担保护责任的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以期实行有效的保护。泉州南音一旦“申报”成功,它自然成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有更多的人爱好它、欣赏它、保护它。

  因此说,泉州弦管不论是叫南音或南曲、南乐,都是所有爱好者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文来源:2009年9月《泉州弦管史话 》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