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研讨文章

顺治皇帝禁女乐



  妇女半边天,是大自然对人类性别的合理安排,也是社会生活参与者适当的结构。但有些历史阶段,男女参与的比例大大失调,甚至女性完全被禁绝。例如近的泉州弦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是清一色男人的天下,不许妇女涉足。远的如北方的京剧,剧中所有的女性,无一例外是由男士反串,梅兰芳等四大名旦,都是男扮女,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有几位真实的女旦活跃在舞台上。

  为什么会这样?

  查查史料以及征询几位老前辈的看法,他们都说是老祖先的规矩,约定俗成,无人敢跨越。个别有女子会弹能唱,便被视为烟花女子,受到歧视。但纵观历史,并非如此。秦汉魏晋以来,宫廷和贵族宅院,都有大批舞女歌伎。唐代的梨园中不乏女子弟,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如果没有妙龄少女的加入,也就舞不起来。然而,这些只留下文字记载,不见场面。而晚唐现场写实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那位横抱琵琶者和跳六幺舞者,则分明是女子。而在弦管古籍中,明代坊间刊刻的《钰妍丽锦》一幅插图,三位弹琵琶、拉二弦和吹洞箫者,全是女性。再说泉州人看得见的开元寺大雄宝殿和戒坛,都有飞天乐伎,不论是人身鸟翼或上身裸露只缠飘带的,又都全是青年女子。如果说佛门清净,只有和尚当家,更不应该有这类雕塑。但在菩萨面前日夜奏乐的却是女性,反而在社会生活中,不许女子享有玩弦管音乐的乐趣。

  多少年来,学术界有些人士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想找到答案。几年前,在泉州举行的一次南音学术研讨会上,一位来自北京的学者,在发言中提到清雍正皇帝,曾下旨取缔乐户。研讨会后,笔者联想到取缔乐户或许与禁止女子参与音乐活动有关,遂托人去咨询这条资料的出处,其结果,资料中仅有取缔乐户的记述,并无牵涉男女性别,因而仍不得其解。过些时日,偶然在一份小报上,看到一小块文章,说是顺治皇帝禁女乐,其根据是刚出版的一本书。于是托友人从网上买到,书名《清宫戏班纪事》(罗泰琪著,团结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书中第一页写道:“顺治6岁登基,在位18年,24岁去世,亲政时间不长。”但干了两件大事,一是清算死后的摄政王多尔衮,二是整顿明朝留下的教坊。

  顺治召见礼部尚书说:“教坊司里的女乐成分太复杂,不少是战争失败者或被处罚官员的妻子、女儿,被视为性奴,受到非人待遇,影响宫廷声誉。”尚书回答,皇上圣明,情况确实如此,提议废止女乐为妓,对教坊司加以整改。顺治说: “那就整改吧。取消教坊司妇女入宫承应条款。今后一律不准使用女乐,全部由太监担任,负责宫廷中和韶乐事务。”

  皇帝金口,一言九鼎。是否通令全国,不见记述。但半边天的女子被剥夺参与音乐戏剧活动的权利,却延续了260多年,直至辛亥革命后才终止。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妇女得到解放。如今泉州弦管、戏剧舞台上,出人头地则大多数是女生,可见真的是换了人间。

                      (来源:《泉州晚报》2018年2月5日第13版。)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