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研讨文章

“泉州弦管”,名正言顺



  三十四年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先生,在泉州参加南音座谈会回京后,写了一篇短文《“弦管”题外谈》,发表在《中国音乐》期刊上。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所有的乐种,都是历史的产物。”他以此观点来审视泉州的古乐种及其座谈会的各种见解,待一动笔撰文时,偏偏不用“南音”之名,反而以“弦管”为题。

  南音原称弦管,是不争的史实。黄先生是音乐史学家,他充分尊重历史,所以才会如此精准的改称。

  南音之名,在上古的周代,是泛指南方的音乐。泉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一个研究社,竟以“泉州南音研究社”为名,从此便一再沿用下来。但后来发现,许多地方都有以“南音”为名的民间音乐。新华社去年还发布一条消息称:“南音等十项目列入香港非遗代表作建议名单”。当时香港有位人士特地打电话到泉州文化部门,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那么,香港的“南音”与泉州南音是同一乐种,还是名同实不同?

  为弄清这个问题,笔者搜索“百度百科”,其中有“南音”一目云:

        南音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一种以广州话表演的传统说唱音乐,始于清末。包括地水南音(被视为南音的正宗。通常是瞎眼的瞽师唱的,旧时失明人多以算卦为业)、戏曲南音(粤剧中的南音)、老举南音(旧时烟花女唱的南音)等。

        其起源:南音最初用于沿门求乞,或街头坐小凳子演唱,或到人家中唱三数时“堂会”。有别于《左传》中的楚声南音和《古今乐录》中吴歌南音,也非以散曲、乐谱、指套为基础的福建南音弦管。而地水南音,则专指街头卖唱的盲人所演唱的南音。……地水的说法源自《易经》的“地水师”卦,广东人旧称盲人为地水,……

  原来香港的南音是“始于清末……街头卖唱的盲人”音乐,而传衍千年的泉州古乐,只是不经意间却号同名了,其实质则全然不同。

  泉州人对于“街头卖唱的盲人”并不陌生,过去俗称为“睛盲唱”,但并不知道“地水”是盲人的代称,更不知道“南音”是瞽师赖于生存的技艺,否则1952年市区回风阁、升平奏等三个老弦管馆阁组成的研究社,其成员多数是被尊称为“弦管先生”的礼乐之士,决不会把古朴典雅的乐种称之为“南音”。 当今有人责怪其时或出于某“长官意志”,但根据不足,不必错怪。客观地说,弦管人当年之所以没能坚守传统保存“弦管”之名,或缘于当时正处于破旧立新之际,“弦管”带有旧社会的烙印,新社会新机构,更换一个新名称,也是合乎时宜的。

  再说过去一个时期对“厚古薄今”的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盛行,谁还敢“食古不化”去翻故纸堆,留恋“古人死人”的衣缽。直到拨乱反正之后,人文环境宽松,一件件古老的典籍,在海内外相继被发现和校订出版,学术研究也蓬勃兴起,一部《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的大书,有幸先后在台北、北京出版,充分证明“弦管”在明代就已经相当繁荣,三家刻书商出版的三种刊本的曲目多达272首,其中尚有近百首仍活在当今弦管界的传唱中,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活态传承少有的鲜活例证。不谋而合的是1984年黄翔鹏先生便以“弦管”为题发表文章,继之是台湾吕锤宽先生1987的《泉州弦管(南管)指谱丛编》的问世(其《自序》开头云:“南管、南音、南曲、或南乐、五音,应仅描述了其特性之一面。民间音乐家世代承袭至今的传统,又保存了与吾国古乐无限联系者,厥为‘弦管’。”)。于是随后我们编校出版的曲谱书籍,绝大部分都以“泉州弦管”命名。

  应当说,所称“泉州弦管”,其“泉州”指的是历史上的泉州,文化上的泉州。其“弦管”,是乐种溯本追源的结果。学术界研究认为,音乐随人走,弦管文化是随着历代中原人南迁带来的。如今许多家族重修族谱,无一不以“堂号”来显示“从哪里来”。如“颍川陈氏”,颍川为堂号,表示来自河南汉魏时的望族。“汾阳郭氏”,其先祖是唐代赫赫有名的郭子仪,来自山西。同理,弦管音乐来自的中原的古代音乐,其源头属北不属南。其名回归“弦管”,正是保留它的堂号及本源,使其传人留住记忆,不致数典忘宗。

  再说南音回归弦管之名,更重要是这个乐种才称得上是“历史的产物”,才无愧于“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的特殊价值。因为回归弦管之名并从明刊中找到弦管之实,其渊源就可以由此上溯至两汉晋唐。史书记载,汉初刘邦朝宫中就有弦管音乐。戚夫人侍儿贾佩兰称: “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至于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传承,也只有在泉州弦管中才能找到。再如《晋书•乐志》记载:“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旧唐书》音乐一称:“圣王乃调之以律度,……播之以弦管。”而唐代李白诗有“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之句,可见一千多年前诗仙听到的就是弦管清音。在泉州唐代破天荒头一位考中进士的欧阳詹,则在东湖饯客则写下“弦管铙拍,出没花柳”名句,看来是同时代的诗家语言。至晚唐诗人杜牧的“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旁”,在泉州点校再版的《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中,分明保存了“弦管”与“双调”的记载。仅此一点,再次证明弦管古乐自明代至今,又继往开来一脉相承了四五百年。

  古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但也许有人会说,“南音”都已经叫习惯了。自1981年开始的泉州南音大会唱,就叫南音,迄今已办了12届。1985年在泉州成立的“中国南音学会”,也称南音,历时33年。这是既成事实,也得尊重。好在近几年来已经有种变通办法,如行文书写中,常称之为“南音,原称泉州弦管”,或“泉州南音,原称弦管”。非遗申报书则以“南音.泉州弦管”为名。凡此种种,虽然多费点笔墨,但名实兼顾,却也切实可行。

  其实,社会上许多事物都常有多种多样名称:有如我们生活的泉州,历来就有不同的名称,熟知的如刺桐、温陵、鲤城、晋江(1949年之前的晋江县政府、晋江专员公署曾设在市区东街)。至于古代文人,名号也多多,有幼名、冠字,又有别号。如朱熹名熹,字元晦,号晦翁。如此看来,“南音”既然叫习惯了,可以视为幼名,其字为弦管,别号“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但幼名必须冠上泉州两字,表示有别于粤、港、澳等地的南音或地水南音。

  有幸的是,时隔30年重新增订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已为南音正式订名为“泉州弦管”。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