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研讨文章

关于广府南音与地水南音



  【编者按】近来网中有篇介绍广府南音的文章,指出“广府南音,产生于清朝乾嘉年间的广州珠江花舫妓寨。”其中的“地水南音是广府南音的一个派别,专指街头卖唱的盲人演唱的南音。”文章最后说这种民间音乐是“关于一个时代,和一个地区重要的口传文学史。唯愿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南音的传承与学研当中。”

  鉴于晋唐古乐泉州弦管于1952年三家弦管馆阁组成一个研究社,缘于不知道周代有南音、其后又有吴歌南音、楚调南音,更不知有广府南音,而且“到了乾隆晚期广州帮、扬州帮和潮汕帮三足鼎立,各显神通。”以致还订名为“泉州南音研究社”,造成“南音”的重名,为欣赏者和研究者带来不便,故另拟题转引上述文章于下,以供参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途秋恨》是地水南音最广为人知的曲目。《胭脂扣》安排如花唱《客途秋恨》作为剧情发展的重要开端,除了暗示如花和十二少(张国荣饰)爱情故事的凄惨结局外,也符合30年代当时烟花巷的时代背景。

  地水南音,正是从烟花巷中发展而来。


一段广州的历史

  广府南音,产生于清朝乾嘉年间的广州珠江花舫妓寨。当时珠江经济发达,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带动了群众对文化娱乐的强烈需求,娱乐等消费行业乘势壮大,繁荣昌盛。广州的花舫妓寨,夜夜笙歌,到了乾隆晚期广州帮、扬州帮和潮汕帮三足鼎立,各显神通。

  这时的广州帮只唱木鱼和小曲,无法与唱南词的扬州帮和唱潮曲的潮州帮抗衡。为了增加竞争优势,她们与文人墨客一起,在木鱼、龙舟等岭南民间说唱歌谣体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南词和潮曲的因素,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粤调说唱新声——南音。流传于广府地区的南音又被称为“广东南音”“广州南音”。 广府南音一出,很快从妓寨流向民间。原本以唱木鱼为生的盲艺人,纷纷学唱南音,并且把常唱的木鱼书,如《背解红罗》、《紫霞杯》、《观音出世》、《玉葵宝扇》《蔡中兴修整洛阳桥》等改用南音演唱。南音的盛行,书坊纷纷刻印南音唱本,如五桂堂《正字南音观音出世全本》,华兴书局印行《背解红罗》,五桂堂《正字南音紫霞杯全本》等。


男称瞽师,女尊师娘

  地水南音是广府南音的一个派别,专指街头卖唱的盲人演唱的南音。它声调低沉,弹奏相对简单,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带着一丝凄凉哀怨的情绪。盲人运用独特的唱腔演绎着、诉说着各类经典故事与精彩戏文,如泣如诉,悲痛入目。

  地水的说法源自《易经》的地水师卦,旧时盲人多以卖唱与占卦算命谋生,故此,“地水”成为盲人的别称,男性盲人称为瞽师,女性盲人称为瞽姬或师娘。地水南音是龙舟、木鱼说唱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南词与潮曲等演变而成,文辞优美,唱腔自成一派,音乐富有节奏感。盲艺人只要一件乐器或一个测板,以自弹自唱的方式,就能表达曲调的苍凉哀怨,扣人心弦。





“有人在唱就很开心了”

  越秀光明曲艺队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现由瞽师莫若文担任队长,对内既有同为瞽师,也是莫若文弟子的郑建明,也加入了开眼队员,甚至还有90后,00后的年轻人加入。越秀光明曲艺队也是广州现存唯一的演唱地水南音的曲艺队。

  1956年,在广州市文化局的大力扶持帮助下,越秀失明曲艺队正式成立,队内全是失明艺人,是如今光明曲艺队的前身。曲艺队的组建也让失明艺人们能正式登上大舞台。

  瞽师何世荣是越秀失明曲艺队的队长, 是荣腔的创始人。1981年,何世荣不幸病逝,继而由瞽师莫若文接任队长。为将地水南音技艺得到保留与传承,瞽师莫若文队长打破常规,不断发掘人才,招收开眼队员,亲自传授技艺。

  三十多年来,越秀失明曲艺队在莫若文的带领下,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排练和演出、不间断地培养新人、参加省市区的各项曲艺比赛,先后有《失明卖歌人》《卖花女》《今歌昔泪话芳村》《蓝桥泪》《锦绣前程尽化烟》《唱广州》等数十首粤曲获得省市区的演出奖或创作奖。多年来瞽师莫若文带领越秀区光明曲艺队多次组织大型演出,或被邀请参加省港的曲艺专场演出。尽管地水南音艺人唱的多数是所谓的“俗文俚语”,却是关于一个时代,和一个地区重要的口传文学史。唯愿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南音的传承与学研当中。

(南音雅艺提供)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