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研讨文章

南音洞箫与南、北洞箫及玉屏箫的考述



一、泉州南音洞箫

  泉州南音洞箫,曾名尺八,与唐尺八是同一规制。几年前,我曾得到一支泉州吴友顺所制的“丝竹”款南音洞箫。该洞箫以一对“凤眼”作为此箫的出音孔,其有效长度:从风嘴(V形吹口)至出音孔,为51.8厘米;上端的内直径1.9厘米、下端的外直径4.2厘米,箫身的总长度是59厘米,中空、半封底(底中有小孔),十目九节。以五音工乂谱的五空管“工”音(今简谱C调的d音、即2 re)为筒音。适用于五音工乂谱的演奏。

  年底前,又从一位弦友手中得到一把友顺所制的“刺桐”款南音洞箫。据原持有者说,他家的祖上原来有一把“丝竹”款洞箫,过了十多年后,又在友顺处配了一把“刺桐”款洞箫(此把新配的洞箫,上端的内径比“丝竹”款箫大0.3厘米、有效长度比“丝竹”款箫短1厘米),这是有意配对的“刺桐、丝竹”款公母(雌雄)洞箫。后来因某种原因,“丝竹”母箫与“刺桐”公箫,分开两处。转让者要求我那位弦友,应想办法找到那把“丝竹”母箫,让这把“刺桐”公箫与母箫再度配成雌雄箫。为让分离了几十年的南音双箫再度“合璧”,我终于拥有了这对雌雄箫。因此写就一首诗:《得友順雌雄箫有感》:“引凤雅声贯九霄,大师遣我雌雄箫。当初珠散情难断,今日璧合乐缘骄。”


吴友顺制作的“刺桐、丝竹”款[雌雄]南音洞箫


  为什么说泉州南音洞箫是古代“尺八”的遗制?因为它继承的是晋唐的六孔(前5后1)的尺八规制。由于泉州南音洞箫的箫身总长度在54至58厘米之间,与唐大尺(有人认为1尺约等于30厘米)的一尺八寸暗合,因而一些人就误认为这是“尺八”之名的由来。其实,南音洞箫是以它的有效长度:从凤嘴至凤眼(吹口至出音孔)以及洞箫的内径等综合“量度”来体现它的音色和音域。以箫身的总长度来定箫名是不科学的(为了获得洞箫筒音的同一音高,箫径粗者其管相应短些,箫径细者其管相应长些),以日本所收藏的那八支不同长度的唐尺八来参看,也可以看出“尺八”不是指箫身的总长度。

  《国语·周语下》记载:伶州鸠在公元前522年的“论音乐律制”中阐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立均,就是确定音阶中各音的位置;出度,就是提出相应各律的振动体的长度。“音律之始,黄钟之长九寸”,宋代陈旸所著的《乐书》载:“唐制尺八,倍黄钟九寸为律。”这就是说,“尺八”是指洞箫的筒音(“工”音)的振动长度。泉州南音洞箫,是以五空管的“工”音(相当于今之简谱C调的d音)来作筒音的。唐尺八是采用“黄钟九寸的一倍振动长度”之音来作筒音的(与南音洞箫一致),这就是“尺八”之名的由来。日本东大寺正仓院所收藏的那8支“尺八”,其实是代表某一音调的律管(尺八是这种律管的代用名),只有那支(具有相应直径的)箫管,其筒音的振动长度符合“倍黄钟音九寸”的“尺八”,才是真正的“尺八”。目前存世的各种泉州南音洞箫,其筒音的振动长度都是一尺八寸(即黄钟九寸的一倍),才是真正的“尺八”。宋代曾出现过五孔尺八(前4后1),但宋尺八与唐尺八的形制不同,吹奏方法也不同。在日本,唐尺八叫古代尺八或雅乐尺八,宋尺八叫普化尺八。

  我手中那把泉州老制箫名家吴友顺所制的那把“丝竹”款南音洞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泉州南音洞箫讲究音色的厚实和纯净,吹口开成V形,其尖形斜角延伸入洞箫的内壁之中,既降低风阻,也使气声跟着降低,便于对箫音的控制。这把“友顺”所制的“丝竹”款南音洞箫,在箫底根部的倒数第二节的正面之上,雕刻一枚“友顺”阳文小方印,在倒数第三节正面之上,还以刀代笔,用行书笔法阴刻“丝竹”二字,其印、字精美互衬,妙处相得益彰。该箫的那对凤眼(出音孔)也是开在第三节背面的上部,隔一节之后(第五节)开前按音孔,每一竹节内有两孔,直到第六孔(后按音孔),再隔两节才在正面的上端,往内削一个V字形吹口(“刺桐”款洞箫的制作工艺与“丝竹”款洞箫一样)。理想的南音洞箫的内径为2厘米左右,内径向下平行递减。一目两孔除了美观外,也合乎手指持箫的自然位置,若竹节偏上或偏下,会使按前下孔之手指,必须跨越竹节,影响手指的灵活度。南音洞箫“十目九节”(九为阳极十为全、十则返一,周而复始),这“十目九节”与魏晋墓砖画“宴乐图”中的琵琶洞箫合奏图中的洞箫是一致的。可见泉州的南音洞箫,应该是晋人南迁时带给泉州弦管界的一件重礼。


甘肃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宴乐图(汉代琵和洞箫的合奏图)


  吴友顺先生是泉州老一代的制箫名家,他所精制的南音洞箫,在当时泉州南音界,拥有相当的名气,也是以前南音界弦友们梦寐以求的精品竹管乐器。这种泉州南音洞箫,声音圆润优美,音域宽广浑厚,音色清丽宏亮,高则响彻云霄,低则幽宛缠绵,其声动人心弦,其意引人入胜。过去,人们把长江以南的洞箫叫南箫,泉州南音洞箫也属于南箫之一,但南音洞箫比其他南箫的筒音低了一亇音阶,南音洞箫是按演奏五音工乂谱的需要制作的,除南音洞箫之外,其它南箫都是按演奏七音工尺谱的需要制作的。科学地说,南音洞箫应叫“泉州南音洞箫”,它与南箫有着比较大的差别。但泉州新改进的低音箫、八孔(前7后1)洞箫等等,就属于南箫系列,它们都能按七音工尺谱吹奏。国家一级演奏员陈强岑演奏家的学生之—杜志阳(泉州洞箫制作家),他们就全面地继承了老一辈制箫大师的制箫技艺,其所制作的洞箫,不论音准、音色或音质等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层次。他们为南音洞箫的制作和改进,摸索出一条条可喜的经验。


二、唐代尺八

  唐尺八,亦称尺八管。是一种六孔(前5后1)中通无底的洞箫。在唐初(公元618年左右,相当于日本的奈良时代)作为演奏唐代的雅乐的乐器而由中国传至日本。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日本称其为“古代尺八”,亦叫“雅乐尺八”。在中国正史的音乐志上,第一次出现“尺八”这种乐器名称的,是在唐太宗的贞观年间。这种乐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有收藏八支。本唐代古尺八的照片,是从中选取最长至最短的四支(由下往上数、照片没按实际尺寸的比例排列)来作比较的。最长的一支是:1、刻雕尺八,竹制品、长43.7厘米、吹口之径2.3厘米。2、次长的是桦纒尺八、竹制品、长38.5厘米、吹口之径2.2厘米。3、雕石尺八,石制品、长36.1厘米、吹口之径2.4厘米。4、玉石尺八,石制品、长34. 35厘米、吹口之径2.0厘米。这些唐尺八,都是三节多一些,以半月型的外切作吹口,没有出音孔(从箫底出音)。尺八的总长度就是其管的有效长度。叫其为尺八,不是按箫身的总长度来命名的。


日本正仓院藏唐尺八(自上而下1.2.3.4)


  论述泉州南音洞箫,就不能不考述唐代的尺八,因为只有泉州南音洞箫与唐尺八是一脉相承的,是同一种规制的洞箫。目前,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所收藏的那一支最长的唐代尺八,是竹制的刻雕尺八(长43.7厘米,吹口之径2.3厘米)。在箫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有花纹与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最短的那支唐尺八是玉石尺八(长34. 35厘米、吹口之径2厘米。两者的长度相差9.3厘米)。唐尺八在1380多年前就已经东传日本。据记载,从隋朝的高祖开皇20年(600年)起(在日本圣德太子之时),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往中国,尺八和许多中国乐器就东传至日本。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的雅乐,六孔尺八被称为“古代尺八”,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这种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至于日本收藏的前4后1的五孔宋尺八(即日本的普化尺八),与南音洞箫不属于同一种演奏法的乐器,就不在这里论述。

  据《旧唐书·吕才传》载:贞观三年,太宗令祖孝孙增损乐章,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徽盛称才之学术精妙,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各应律管,无不谐韵。”吕才的这十二支尺八箫,是对应十二律吕的不同音高而制作的“律管”,可吹奏出不同的音调,因此才会长短不一(唐代传入日本的尺八,也应是这种具有不同长度的“律管”)。自宋代开始,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用于宫廷雅乐的尺八之位。中国流传的竖吹竹管乐器,除南音洞箫外,还有琴箫(南、北琴箫)、广东洞箫等等,它们与唐代尺八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唐尺八的吹口是半月型的外切吹口,而现今的琴箫和丝竹箫等为内挖∪型吹口(常封顶盖),南音洞箫为内挖V型吹口(不封顶盖)。日本收藏的唐尺八,其吹口与其他洞箫的吹口的这一点不同,那是自唐代以后的历代洞箫演奏家和制箫家们,根据实践不断地加以改造的结果,这是管乐器制作的一种进步。二是、唐尺八与其它洞箫不同之处是它们的尾部,唐尺八直接以该箫的尾端出音,没有其它洞箫的自出音孔起至箫尾的后面部分,这一部分的管腔,对于音高音准的影响虽然不大。但增加尾端的一定长度,会使洞箫的音色更富有柔润感。这应该也是制箫大匠根据实践经验而增添的。


日本收藏的唐代刻雕竹尺八


  据南宋·王应麟的《荆川稗编》载:“箫,八音蜀竹,截紫竹为之。长一尺九寸五分,前五孔后一孔,通六孔,各径二分,口开半窍,直而吹之。”(“口开半窍”即是开有半圆形的吹口)。《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载有西晋墓葬出土的砖画“琵琶洞箫合奏图”。从中我们可以推论,尺八不仅仅是存在于唐、宋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可以说从两汉、魏晋直至隋唐两朝,均有单支竖吹的洞箫、尺八等箫的式样存在。南音洞箫在制作中,基本是按唐大尺(1尺等于29.6厘米,以故宫博物院从唐墓出土的銅尺为据)来衡量的。据明代王圻的《续通考·乐考·度量衡》载:今木匠所用的曲尺,盖自鲁班传至于唐,即唐人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又名营造尺(自唐以来,泉州地区都是采用鲁班的曲尺来制作器物的)。继承古制的南音洞箫,与唐尺八一样,都是采用唐大尺来制作的。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的飞天乐伎(承袭唐代的“迦陵频伽”妙音鸟),就有持洞箫的乐伎,泉州永春出土的那组五代墓葬砖雕,也有手持洞箫的乐伎。五代时期任清溪(安溪)县的首任县令詹敦仁,曾有一诗句说:“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绮罗管弦鸣。”这里所说的“管弦”,应是指当时以“洞箫、琵琶”等管弦乐器作配音的古代音乐。被普遍认为在宋朝以后失传了的尺八箫,却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及东南亚等南音(弦管)爱好者之中,南管洞箫保留了唐代尺八的原始风貌,这种南音洞箫,最迟在唐初就已经传入泉州。


三、南箫与北箫

  南箫,亦称江南丝竹箫。它是综合南音洞箫与北箫的形制而制成的一种六孔(前5后1)的洞箫。以我手中的1933年“中国国货公司”出品之箫为例,其有效长度从龙嘴(∪形吹口)至龙眼(出音孔[基音孔]),其长度是49厘米,上端的外直径2.5厘米、下端则是2.7厘米。该箫的龙眼(出音孔[基音孔])之下的6厘米处,还开有一对调音孔(即下出音孔),此箫的总长度是62厘米,中空无底,共五节半。由于江南丝竹南箫的箫身外径在2.5厘米左右,与南音洞箫的外径相差不多,故其音色圆润柔美、深沉含蓄,空灵飘逸,具有美妙的音质及丰富的声韵。也经常与丝弦古琴等配合演奏。以今简谱之C调的E音(即3 mi)为筒音,这一筒音比南音洞箫的筒音高一个音阶。属演奏江南丝竹乐的用箫,适用于七音工尺谱的演奏。

  在汉代时,已有丝、竹为声乐作伴奏的历史记载,隋、唐时期的“清调”“法曲”亦属我国古代丝竹乐的合奏形式。宋代的丝竹音乐得到高度发展。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七音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的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随着戏曲音乐的发展,丝竹乐队除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的伴奏外,独立的丝竹乐合奏形式在江南各地得到了普遍的流传和发展。流行地域则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浙一带,故称其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乐队编制一般四至六人;亦可七、八人。江南丝竹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箫、笛的演奏,注重气息的运用,高音悠扬清远,低音含蓄婉转,江南丝竹演奏音色醇厚圆润,细腻清秀,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已经流行于民间。


南音洞箫与北箫的比较


  北箫,亦称琴箫。它继承的是中原晋唐时代的六孔(前5后1)长箫规制。但其直径比较细,音量也较小,一般适用于与丝弦古琴等合奏。由于它的音量较小,比较幽静典雅,故在民间也称其为雅箫。以我手中的清代“子才”款北箫为例,筒音是从此箫管背后之下的两个出音孔(龙眼)出音的,有效长度是从(龙嘴)∪形吹口(有上盖)至出音孔,其长度是51.8厘米,上端的外直径1.8厘米、下端的外直径2厘米,箫身总长度在69厘米,中空无底,共八节。以今简谱之C调的E音(3 mi)为筒音,其筒音比南音洞箫的筒音高一个音阶,这支北箫与友顺“丝竹”款南音洞箫的有效长度都是51.8厘米,只是直径和有效长度的乘积(管腔的总量度)不同而已。从声学角度来看,有了出音孔,出音孔以下的管腔对音高、音准影响不大。保持尾端一定长度是为了使音色更富柔润。北箫(琴箫)的音量尽管尖弱,其音量和音色还是有一定的可塑性,当然其音量的大小变化和音色的变换,要远比笛子难度大。琴箫大多有上盖,且都采用∪形吹口(恰似龙嘴),其音量的控制和音色的变化,全凭口缝和口腔的变换来控制。

  量度对管乐器的声学效应(音色和音域)有着重大影响,这个量度是指管乐器的吹奏内径与管长的乘积(即该箫从吹口至出音孔的长度和腔管的直径两个数量的乘积)它直接影响琴箫的音色和音响。“子才”款琴箫(北箫),其有效长度是51.8厘米,上端的外直径1.8厘米(下端的外直径2厘米),中空无底。此“子才”款琴箫与友顺“丝竹”款的南音洞箫的有效长度,刚好都同样是51.8厘米,不同的是此“子才”款琴箫上端的外直径是1.8厘米、友顺“丝竹”款洞箫上端的外直径是2.8厘米。因箫腔的“量度”不同,使琴箫之声幽柔亮雅,洞箫之声则忧宛浑厚。


四、玉屏箫

  玉屏箫,曾称平箫。是一种六孔(前5后1)的洞箫(也作琴箫用),常与玉屏自己制造的玉笛合奏,曾称“平箫玉笛”。以我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贵州玉屏县箫笛合作工厂”生产的玉屏箫为例,它的有效长度是47.5厘米,管身呈扁圆形(系人工夹扁),此箫中空无底。共三大节。其筒音也比南音洞箫的筒音高一个音阶。适用于七音工尺谱的演奏。玉屏箫始制于明代万历年间。时玉屏名“平溪”,故亦称“平箫”。清朝雍正年间,撤平溪卫建玉屏县后,“平箫”亦随着建置的演变,称“玉屏箫”。有关玉屏箫的记载,首见于清乾隆《玉屏县志》:“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郑氏”即郑维藩,明代万历年间人。“得之异传”即得之与郑维藩同时云游平溪的鹿皮翁之传。相传,当年由山东迁来平溪安家的郑氏,某天偶遇一老道鹿皮翁(张三丰),便结为知心朋友。郑维藩对老道非常尊敬,邀他一同回平溪家中做客。一日二人游经城北玉屏峰,见韩湘子、吕洞宾等八仙坐在石莲峰山上吹奏仙乐。两人便赶往石莲峰,只见群仙已驾云而去。二人寻得一支韩湘子留下的神箫,但久等不见仙人归来,只好将神箫带回家中。次日,他们又到城西南飞凤山游玩,老道选取两根凤尾水竹,制成一对箫笛,雌雄相配,声调婉转清幽。为表达友谊,道人将制作箫笛的技艺传授给了郑家。道人传艺后云游至京城,在一个夜晚,他坐在城楼上吹奏起在平溪制作的平箫。箫声随风送入皇宫,正在御花园赏月的皇帝,被飘飘忽忽、如丝如缕的箫声所陶醉。皇帝忙唤待卫出宫寻找吹箫之人,但人已不知去向了。后探听出那日所吹之箫是黔楚交界之边城平溪卫郑家所制作,皇帝便派人到平溪,令郑家年年进贡这种玉箫。“平箫”(玉屏箫)的制作,就这样被雅好音律的郑氏,代代相传,世守其业。这是有关玉屏箫来历的传说。旧时,郑家供奉有鹿皮翁画像,尊为平箫艺祖。招徒学艺,必领徒弟先拜艺祖,再拜业师。此规例一直沿至民国时期。郑氏在明代及清初为仕宦之家,不乏衣食,所制作平箫,都是自娱自享或馈赠亲友。地方官吏或有索求,也偶有赠送。亦曾精制以作贡品。


南音洞箫与玉屏箫、笛的比较


  清咸丰时,郑维藩第十代孙郑汝秀(号郑芝山),因社会对平箫的需求日增,始专制平箫,并挂出“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招牌营业。产品供不应求,郑氏始打破嫡传规训,向外招徒学艺,扩大生产经营。后来郑芝山的徒弟也在城内发展店铺,但工艺之精妙仍首推郑氏,以音韵清越、雕刻精美见长。1913年,郑步清、郑丹青兄弟所制“平箫”,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质奖章。民国4年(1915),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郑芝山依其所著的《和声鸣盛》中的“音律图说”理论,将箫与笛配对,合称“平箫玉笛”。抗日战争期间,县内箫笛店铺比比皆是。仅城内就有郑芝山、郑兹山、郑松山、郑紫山、郑岐山、张宝山、张仑山、刘昆山等30余家,从业人员80余人。


北箫与玉屏箫、笛的比较


  20世纪50年代初,玉屏县解放前夕仅有的郑辉蒸、王金山、刘昆山、洪平山、聂风鸣等5家箫笛店社,联营成立“贵州玉屏县箫笛合作工厂”。笔者手中“清风明月”箫,就是这个时期生产的产品。全长64.1厘米,有效长度47.5厘米(自吹口至发音孔),内径最宽处为1.4厘米,管身呈扁圆形(由人工夹扁)。共三节,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偏上处开1后孔、第二节(中节)的偏上部分开前5孔、在接近第三节处开发音孔凤眼(凤眼的两旁还各挖一个比音孔大一点的斜水滴孔)所开之孔,都在前后被压扁的竹面上孔为椭圆形(前5、后1)。在距吹口3厘米多之处,以隶书阳刻“清风明月”四字,接着用行书阴刻一首:“云过扬州廿四桥,玉人吹处月华摇,那只双管传音调,瑞花平淡制更高。”之诗,配以一绿一蓝的颜色,在前5孔中,阴刻云龙一条,后面以刀代笔用阴刻行书刻下“贵州玉屏县箫笛合作工厂”,其下再刻一“出品”小印一枚,色配蓝字绿印。而另一把“顺水行舟”玉笛,比“清风明月”箫早生产一年,全长64.5厘米,内径最宽处为1.2厘米,共三节多,多出部分在玉笛头部的2厘米处(竹节没打通,作笛塞),余下的第一节,以刀代笔刻两行白色繁体字行书:“音乐——对敌人是霹雷礅弹,对自己却是前进的号角,黎明的钟声。”节之下处开吹口,距吹口7.5厘米处是膜孔,这之中刻有黑色的行云与五只飞鸟,其下有是两行绿色行书:“顺水行舟 仿古”。再接下去5.5厘米处是第六按音孔,这之中刻有:一绿舟,舟上有一人在绿白相间的江水上撑舟。第六按音孔至第一按音孔之间为14厘米。从第一按音孔至前出音孔(两孔并排,相隔2.8厘米)还有7.5厘米的空间,其上有两行绿色(广州为白色)行书落款:“广州石鸣琴行经销 玉屏箫笛组造”。前出音孔之后是3厘米的笛尾。玉笛的底部(距笛尾9厘米处)还有一对(横排相隔1.5厘米)后出音孔。玉屏箫笛素以雕刻精美而著称,更妙于诗与画的谐和,色调与纹饰的统一,制箫之工艺极为纤巧,加上发出的箫声非常优美动人,因而非常得人青睐,故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五、洞箫的综述

  泉州南音洞箫,源于八千年前我国中原先民们的“贾湖骨笛”,形成于汉魏年代,流行于晋唐时期、定型于宋元时代。与唐尺八一脉相承,是属于同一种规制的管乐器。在四川忠县涂井的蜀汉(三国时期)的五号崖墓中,出土过“吹箫俑”,该陶塑所持之箫管,其吹口与唐尺八的半月型外切斜面一样。可见这个“吹箫俑”所持之箫,就是尺八一类的乐器(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在晋代墓葬出土的砖画:《琵琶洞箫合奏图》其中的洞箫,也具“十目九节”的规制。六孔(前5后1)的唐代尺八,中空无底、直接以该箫的尾端出音。之所以叫“尺八”,正如宋代《乐书》作者陈旸所说:“唐制尺八,倍黄钟九寸为律。”这里说的唐制“尺八”之律,指的是尺八之筒音的振动长度是“倍黄钟九寸”。不是指“尺八”之身的总长度。


南音洞箫与南、北箫的比较


  泉州南音洞箫与唐尺八的不同之处:一是唐尺八的吹口是半月型外切吹口,南音洞箫是内挖V型吹口。二是唐尺八的尾部很短,直接以该箫的尾端出音,南音洞箫多了箫身尾端的一对出音孔及后面的三节竹头,且还半封底。这是自唐代以后的历代吹奏家和制箫家们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的结果,这是管乐器制作的一种进步。古人在制作南音洞箫时,根据箫身需要的相应长度,先处理好吹口的工艺,然后确定凤眼出音孔的位置,即调整箫身筒音(“工”音)的振动长度,接着是审定前后六个按音孔(前5后1)的准确位置,并加以相应的工艺处理,最后再作相关的装饰。这支洞箫的工艺才算完成。从吹口至出音孔(凤眼)的这段长度,其实就是这支洞箫(尺八)的箫身筒音的振动长度(但箫管筒音的振动长度又与它的内径成相应的比例,即内径大、长度就短)。故“尺八”不是箫身长度的固定之数,以唐大尺(鲁班尺)1尺等于29.6厘米来衡量,“尺八”应在53厘米左右,我举例的那把友顺“丝竹”款洞箫,因上端的内径是1.9厘米,它的筒身振动长度只有51.8厘米。可见泉州南音洞箫的制作用尺,就是采用鲁班尺(唐大尺)。这也说明日本东大寺正仓院所收藏的那8支“尺八”,其实是代表某一音调的律管,尺八是这种律管的代用名。进而也可以推断,泉州南音洞箫与唐尺八是一脉相承、属同一规制的。


近现代南音洞箫与各种名箫的比较


  泉州南音洞箫与南箫(江南丝竹箫)的主要区别:一是、南音洞箫的箫身联竹头(其外径,底部比顶端大得多),有底留孔、V形吹口、出音孔以下的部分不长。南箫(江南丝竹箫)的箫身取自竹子中部(其外径,底部和顶端相差不大),无底、∪形吹口、出音孔以下的部分较长。二是、南音洞箫的筒音比南箫低一个音阶,(筒音的振动量度比南箫大),南箫的管腔比南音洞箫小、音量也比它小得多。泉州南音洞箫与北箫(琴箫)的主要区别:一是、南音洞箫的箫身粗、短、无顶盖、V形吹口、有底留孔、管身联竹头(其外径,底部与顶端相差很大)、出音孔以下的部分不长。北箫的箫身细、长、有顶盖、∪形吹口、无底、管身取自竹子的中部(其外径,底部与顶端相差不大)、出音孔以下的部分很长。二是、南音洞箫的筒音比北箫低一个音阶(筒音的振动量度比北箫大得多),南音洞箫是按五音工乂谱的演奏需要来制作的。北箫的管腔比南音洞箫小、音量也比它小很多。南、北琴箫都是按七音工尺谱的演奏需要来制作的,在演奏的技术层面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至于玉屏箫,它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所推崇,除了与仙人及名人相关外,该箫的内在音质与外表装饰,都与文人的参与有很大的关连,文化内涵极深,故深受文化人的青睐。对洞箫外表的装饰,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尺八”箫身上。其一是刻雕竹尺八,其二是雕石尺八(可惜后来这种刻饰工艺没有传下来)。至清代以来,这种文人参与的意境,被泉州老制箫名家吴友顺等人,引至南音洞箫的装饰上。因此,与泉州南音洞箫关联不大的玉屏箫,就得到南音人的津津乐道,并在其著作中加以引用。

  泉州南音洞箫是晋唐中原人带给泉州人民的一份厚重的文化艺术大礼。


附注1,古代是以弹动丝弦时、按住九寸之处,其所发出的那一振动之声来称为“黄钟音”。故才有古音律所说的“音律之始,黄钟之长九寸”,丝弦这一振动体,它与洞箫的腔管振动体不同,洞箫的腔管受振动体的粗.细与短.长的比值所影响)。如“刺桐、丝竹”(公母)洞箫,“刺桐”公(雄)箫的箫管上端内径比“丝竹”母(雌)箫大0.2厘米,其有效长度就短1厘米。即为了使箫管筒音的音高一样,内径大,管长就按比例短,内径小,管长就按比例长,只有如此,才能使箫管的“量度”保持一致。

附注2,七音工尺谱的譜字是:上、尺、工、凡、六、五、乙(与简谱的1、2、3、4、5、6、7相对应)。五音工尺谱的譜字是:乂、工、六、思、一 (与简谱1、2、3、5、6相对应)。


泉州市丰泽区南音艺术家协会  魏朝阳

本文发表在《闽南》2018年第1期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