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研讨文章

重阳欣读“一天弦管萬人春”


  启功教授(1912——2005),北京满族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是当代的书画家、国学大师。他的书法成就尤为精妙,有位学者评论他“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向来为人们所喜爱。他自创的“启体”,为电脑字库中的一种,常出现在书刊或题刻中。

  日前,家侄从微信“家庭群”传来“启功23幅养神对联” 的真迹视频。其中第七件,一对“随地山林诸老会,一天弦管萬人春”两行字,跃然屏上,尤其是“弦管”两字,更是令人眼睛一亮,不由地想到12年前,笔者在编《两岸论弦管》一书时,曾选用“启体”字作为论文集扉页的书名,当时当然不知道启老笔下早有“弦管”的墨宝,不然就会截取其真迹。但今天见其真迹,至少表明启老与弦管音乐也许有渊源。

  “弦管”这一古老事物,当代人恐怕都很陌生。有幸的是启功先生记住这个称谓。因为“弦管”是中国古代音乐还存在的标志,有如中国人的姓氏的“堂号”,藉此可为家族溯本追源。史料记载:汉初刘邦“宫中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当时的“相和歌”,就是因“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而得名。这是二千多年前的事,但其活态一直保存在泉州弦管中。晋代“朝成一词,夕被弦管”,盛唐李白有“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之咏,可见诗仙也许欣赏过弦管清音。晚唐泉州首位进士欧阳詹,在家乡东湖饯客作序有“弦管铙拍,出没花柳”之句。五代后蜀孟昶治下的成都,更是“弦管颂歌,盈于闾巷”,后来人们尊孟昶为弦管乐神。当今泉州尚在传唱的百首古曲,其中一种在明代就以《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刊刻出版。在清代以至民国期间,泉州的弹奏音乐,一向继徃开来称为弦管,民间团体称为弦管馆阁,能者为师称为弦管先生。他们秉承古士君子之风,自律甚严,自娱自乐,不卖艺,不谋利,遵循顺治皇帝对女乐之禁,不许女性参与。凡此种种表明,弦管古乐源自于宫廷和教坊,然后流传于民间。启功出身于皇族,他对宫廷音乐当然会有更多的了解。可惜的是,弦管古乐,在大江南北早已不复存在,人们对于“弦管”的名与实也都淡忘。泉州于1952年由“回风阁”、“升平奏”两个老弦管乐社,组成一个新团体,也许出于破旧立新之故,便以“南音”取代“弦管”,名为“泉州南音研究社”。后来虽然发现“南音”与粤港澳等地的南音重名,但一时也改不过来。直到《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的发现和出版,泉州地方戏曲研社出版的古籍和曲谱,才改以“弦管”为名。

  话说回来,启功先生这副对联或许为同辈老友的“养神”而作。其意或指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老年人,不必到“山林”中去避开市井的喧嚣,只要心地平静,到处都是山林,如果去听听弦管音乐,心地如沐春风,可以畅抒胸怀。这种美好的愿景是有现实依据的,泉州市及所属市区县的老年大学的“南音班”,似乎就是启老所指的“山林”,先后来受熏陶的不止是“萬人春”,而是十多万人次。在校外,在各镇各村,几乎都有弦管班社,都有男女老少在从容地弹或唱。其中还不乏有耄耋男女,天天悠然地共享“山林”的春光。

  这副对联一经转发,欣赏者点赞多多。一位北京的弦友说得好:启功先生“真的就像专为南音(弦管)写的一样!”

                                        郑国权 草于今之重阳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