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留住记忆

泉州南音 随"海丝"漂洋过海的唐宋音乐遗响


    (来源:泉州网):泉州南音原称“弦管”,是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的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次次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华古乐南移的历史积存。

    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是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宝贵遗制;其工乂谱记法自成体系,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是隋唐以来的遗存;曲颈琵琶横抱、十目九节的洞萧、二弦、三弦、拍板等是汉唐古乐器的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涵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的内容;曲牌中保留诸多古调、古牌名;南音以泉州地道方言古语演唱,部分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海内外专家从音乐名称、演奏形式、乐器遗制、曲目内涵和记谱方法等反溯历史,认为泉州南音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点击阅读:泉州南音 随"海丝"漂洋过海的唐宋音乐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