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网——学术园地

〔三千两金〕从何而来?

郑国权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群年青男女在文庙“快闪”唱〔三千两金〕,用传统和现代乐器伴奏,场面火爆,人群欢快。过后,有人问,在南音乐团听过这首〔三千两金〕,在梨园戏看《李亚仙》也听过这首曲,内容一样,只是表现形态不同而己。这是为什么?又从何来?

  为回答这个问题,只好查找史料。记得1996年在协助编校吴捷秋先生著的《梨园戏艺术史论》时,曾看到书中引用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来源是王爱群先生在1984年12月写的《梨园戏音乐简介》油印本中提到的。于是找出《梨园戏艺术史论》,翻到78页,终于看到王爱群先生这段36年前笔下的叙述。

  王爱群先生(1920--1989),是新音乐工作者参与梨园戏编曲作曲的第一人,曾任该团副团长、团长,是很有成就的戏曲音乐家。他写道:

    (由于梨园戏)不管在宫调体系、旋律、曲词和唱法等方面,都是和南音相同的,南音的个别器乐曲—“谱”,也被拿来填上词,成为唱腔。如《郑元和﹒莲花落》的〔三千两金〕,就是南音器乐曲〔起手板【绵答絮】〕。有些谱则作为场景音乐。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梨园戏唱腔,是源于早已在唐五代,就已盛行于本地区的“南音”。

起手板第六节【绵答絮】


  这是老梨园人又是实践者的真知灼见,具有权威性。它说明,南音中先有纯器乐曲〔起手板【绵答絮】〕的存在,而后来有人(是戏曲界人士还是弦管界人士难以稽考)把郑元和为李亚仙花尽三千两金而落泊为乞的故事编成曲词,然后填入【绵答絮】曲牌中。由于文词感人,旋律优美,一经戏的演出和曲的传唱,便风靡开来。不论在南音中还是梨园戏中,都成为传世之作。

  由此看来,〔三千两金〕是南音与梨园戏“美玉配明珠”的佳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存,各自发挥。

  为了进一步求证,笔者曾蒙一位老梨园补充了一件相关的旧事:1962年冬,梨园戏剧团把下南老戏《郑元和》加以整理后更名为《李亚仙》,准备开排,王爱群先生很快就为它编好曲,只留下〔三千两金〕和〔鹅毛雪满空飞〕两曲,交由乐队的庄汉泽去编配。庄汉泽是弦管名师庄咏沂的儿子,也是弦管中人,当时在剧团拉二弦,他便轻车熟路地配了曲,还亲自为演员念曲。这件往事正好为这两首曲提供了明确的出处。

  从这些几被淡忘的往事中,令人欣喜地看到泉州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别优越。一是有泉腔方言古音作的曲与戏的共同声腔;二是有南音极其丰富的音乐门类和千百种情绪倾向的曲牌,可供戏曲团体为不同剧情不同人物编配唱腔或场景音乐;三是曲与戏共生共存,相益得彰。有人听了曲,又想去看有人物表演的戏;有人看了戏,又想听更完整的尽情的曲。〔三千两金〕正因为有了风趣诙谐歌郎又唱又舞的生动表演,才会为时下的年青男女模仿古人,乐在其中。而要听弦管长撩曲的清唱和四大名谱“四、梅、走、归”的天籁之音,则只有待南音团体正襟危坐从容不迫地吹拉弹奏。

  祖先积德,后人有福,诚心保护,贵在传承。


三千两金    周成在 唱